情感的重要性不是被低估了,而是远远被低估了。我们从大一点的角度来看,你出生,然后死去。这期间,你唯一能拥有的是什么?只有你的体验。对体验而言,最重要的恰恰是情感。在欲望篇我也提到,想要真正驾驭我们的欲望,我们必须驾驭我们的情感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探讨欲望这件事。
1. 情感的本质
情感的本质是什么?我们看见一朵美丽的花,接着会有一种宜人的感觉。这种感觉,我们称之为情感。这是从宏观层面来看的, 从微观层面来看,情感只是一些化学物质。
那么决定我们感受的是事情本身吗?显然不是,因为同样一朵花,有的人觉得它是美丽的,但可能有的人觉得它是碍事的。所以事情本身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情感。决定我们的情感的是我们过去关于花的经历,它在我们心中的印象,我们对花的看法,我们上一秒的情绪等等这些。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说,决定我们情绪的是我们的过去。
2. 快乐到底是什么
我们都想要积极的情绪,不想要消极的情绪。因此在具体行动前,我们有必要了解,到底什么是积极的情绪,什么是消极的情绪。我们口中的快乐,到底是什么;我们口中的痛苦,又是什么。
2.1 欲望是快乐吗?
欲望是快乐吗?你想要最新款的Iphone,这是你的欲望。你得到了就快乐,得不到就会痛苦。但这是真正的快乐,或者是真正的痛苦吗?肯定不是。即使你得到了,你可能两天后就习以为常了,并且因为花费的钱开始自责了。即使你没有得到,你也不一定会痛苦,因为可能两天后,你发现自己原来的手机也很不错,新的Iphone有一些你并不喜欢的设计等等。所以根本上,欲望只是你的想法。
单纯的想法,并不会让人快乐或者痛苦。但是对想法的执着,对想法的认同,确实会让人痛苦。你非常想要最新的Iphone,只要你执着这个想法,而你却无法得到它时,你就一定会受苦,这是肯定的。当你终于得到了这个手机时,你就快乐了吗?是的,你会有一阵子的愉悦。但我们并不将这种愉悦称之为真正的快乐,他们只是快乐的一个“假象”。就像吃垃圾食品得到的快乐一样,在吃之前,这种快乐达到顶峰;在吃的时候,逐渐衰减;当你吃完的后,噩梦来了,因为你的身体要遭罪了。
2.2 不执着就是快乐
那么快乐是什么?痛苦又是什么呢?下面是我给出的答案:当你的ego存在时,你就受苦;当你的ego消失时,你就快乐。什么是ego?和执着又有什么关系呢?简单说,是你的执着和认同,塑造了你的ego。因为这个过程是在过去完成的,所以我们也说,是你的过去,塑造了你的ego。至于为什么是这样,我们可以从实际中去体会。去回忆你记忆中快乐的时光,假设是和恋人初次约会的时候。那时你肯定是快乐的,请问那时你还有ego吗?ego意味着边界。当你看着你的爱人时,你的边界感消失了,不是吗?所以没有ego。同样的,当你痛苦的时候,无论是何种痛苦。当你说自己痛苦时,不开心时。你的ego总会存在。因为在你的心中,总有一个”我“存在。
3. 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
从前面我们可以分析出,获得快乐的过程,就是让ego消失的过程,也就是不再执着。现在你被别人骂了,心里很不舒服。然后你对自己说,我不要不舒服,我要开心…… 你的ego就消失了吗?你就开心了吗?并没有。更重要的是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干的!所以,对自己说不执着、不在乎,是没有用的。
3.1 爱
爱是情感层面的,当你处于“爱”的状态时,你的ego消失了。爱是让ego消失,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。那么如何爱呢?我给出如下建议。
当你不需要努力,就可以对某人、某物产生情感时。那么我们可以练习这个,在日常生活中,特别是早晨,回忆起那些重要的人或物。此时我们会有某种情感,然后带着这种情绪,看待周围的世界。
当然,这种不需要努力的爱,消失得也很快。因为人往往会习惯,然后厌倦甚至开始抱怨。根本上,是因为人们习惯了,所以爱消失了。此时我们要做的,就是告诉自己,他并不永远属于你,他只是暂时由你保管。在将来的某一天,他一定会离开你,这是肯定的。所以我们说,爱需要努力,否则就会因为习惯,沦为平庸。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很容易做到。平时多做这个练习。相信吧,你周围的一些东西,会发生某些变化。
3.2 专注
专注会让你的ego消失,这是肯定的。因为当你完全专注另一件事情,没有任何的精力关注自己的ego时,那么你的ego就消失了。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流,我们在工作、学习和运动的时候,经常会有这种状态。这种状态是快乐的,毋庸置疑。
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如何练习,才能让自己尽可能多地处于这种状态呢?
首先,专注基于你的能量,类似灯泡的亮度和电压之间的关系。所以在身体层面,我们需要健康的饮食、适当的运动,以及少做一些蠢事;二是头脑层面,简单点说,就是减少内耗。减少内耗就是正确地控制你的思想或者情绪,下面我们会谈到。另外,专注本身也是注意力的一种品质,所以我们在平时可以通过练习只做一件事,来提升自己专注的品质。多任务也可以专注,但是对于练习而言,特别对于初学者,一次只做一件事情,是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方式。
其次,就是专注的内容。这当然是有点挑战性为宜,机械性的内容,很容易分心。但是根本上,和内容无关。
最后就是如何专注,你之所以没有专注,不是因为其他,而是因为你的时间太多了。当临近期末考试时,当工作任务快到期时,你会发现,你根本不需要别人教你如何专注。生活也是这样,你之所以不能专注的生活,只是因为你觉得时间太多了,你觉得死亡离你太远了。只要一个人被通知时间不多了,那么他不需要被告知如何专注的生活,他自然会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情。所以根本上,如果你没有专注,大概率是你的时间太多了,或者那件事情根本不重要。
在此我需要补充一点就是,专注当下,也就意味着不过多的沉溺于过去和将来。人之所以沉浸过去和将来,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考虑过去和思考将来,有助于现在生活得更好;另一方面,当人们经常这么做时,就会形成某种习惯和强迫性的倾向。所以,不要觉得考虑过去和将来,现在就可以更好。相反,如果你过分考虑过去和将来,你会错过现在。如果这成为某种强迫性倾向,并且你不改变的话,那么你的余生都将活在头脑里,而不是现实生活中。这同时也意味着,你会错过整个生命。直到死亡的钟声敲响,你才幡然醒悟,但请不要等到那一刻。
3.3 智力
你的智力只会做一件事情——分割,继而认同或者比较。一旦认同,往往就会有ego;一旦比较,往往会滋生欲望。但这些只是智力的功能,我们其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,利用这种功能,让ego消失。
因为头脑会分割,所以当你痛苦的时候。你就可以意识到,那只是你的痛苦,那不是你。这是远离痛苦,同时也是远离ego的第一步。如果说头脑是一座监狱,那么想要逃出来,第一步是我们必须意识到,自己在监狱里。
因为智力会比较,所以你可以有意识的,把外在的人或者物,看的比自己重要。我们日常更多的还是和人打交道,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祝福我们周边的人。对周边的人说:“我希望你是快乐的”。这种方式很多地方有讲到,但是我想,原理就是这里讲的。
现在的问题是,为什么你会认为你比周围的一切都重要?因为现在,你将周围的一切都装在你的头脑里。整个存在,只不过是你头脑里的一个词汇而已。所以你会觉得,自己了不起。但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个,并且有意识地对自己说,太阳系只是宇宙中众多星系之一,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个不起眼的行星;我们的国家只是这个地球上小小的一部分;而我,只是这个国家里非常渺小的一个人。这是视角上一个巨大的变化。现在,你以为你了解一切,其实你只是给他安排了一个名字。认真对待这一点,你不了解任何事情。如实对待这个,这时你的ego不会变大,只会变小。一旦你的视角变了、你的ego小了,那么让一个小的ego消失会容易很多。因为之前你的ego比整个宇宙还要大,让这个比宇宙还要大的ego消失,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
4 冥想
4.1 冥想不是什么
冥想是一个极其简单,但同时也是极复杂的东西。所以在讨论冥想”是什么“前,我们有必要了解,冥想不是什么。首先,冥想是专注吗?不是。因为专注是排他性的,冥想也会带来专注,但冥想的专注是包容性的。冥想是某一具体的行为吗?不是。冥想不是具体的行为,如果你在做某一具体的行为,那么这就不是冥想。冥想有确切的方法吗?没有。所有的方法都是基于头脑的,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模糊地指向冥想。冥想是超越头脑层面的,所以没有方法。冥想是什么都不做吗?应该说,是的。冥想的状态,类似空的状态。但你不能告诉自己什么也不做,因为当你告诉自己什么都不做的时候,这其实还是在做。
4.2 冥想是什么
讲完了冥想不是什么,现在要讲的是,冥想是什么。我可以很诚实地讲,我不知道。所有的言语和方法,都只能指向冥想,我们不能通过语言定义它,不能通过某一特定的行为找到它。所以我假设:冥想的过程,就是去ego的过程;冥想的状态,就是ego消失的状态。
Ego是什么?它是根据你的认同,你的执着建立起来的。所以去ego的过程,就是去认同、去执着的过程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执着呢?你喜欢一个女孩,是执着;那么什么是不执著,你恨她,这属于不执著吗?不,这还是执着。所以什么是不执着?不在乎。是这样的,真正的不执着,其实就是不在乎。
4.3 冥想的方法
现在,冥想的过程,就是不在乎的过程。所以我如何做到不在乎?
如何才能做到不在乎?这其实是某种意义的悖论。当你说,我如何才能不在乎时。这本身就是在乎,如果你真的不在乎,你不会说这样的话。这也是很多人说,冥想没有方法,真相是无路之地的原因。当你很饿的时候,如果你说饿,是在乎;如果你说不饿,这只是”在乎“将衣服反着穿了。所以,真正的不在乎就是,把衣服扔了。我不在乎吃饭与否,不在乎身体的健康,不在乎这个生命,不在乎这一切;甚至不在乎,自己不在乎这一切。
是这样的,在去执着的路上,死亡是一个很好的伙伴。死亡从根本上讲,就是那些不是你的东西——你的身体,你的头脑,你积累的财富,你建立的关系……全部消失。你要么主动放弃,要么被迫放弃。简言之,死亡是强迫性的,拿走你所有的执着;而冥想是前者,主动放弃所有的执着。OSHO说,冥想的状态就是死亡的状态,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吧。
4.4 冥想的结果
在冥想的过程中,会滋生出一种品质。那就是爱、自由、专注等等这些。我们也称,这是终极的、真正的快乐。因为在这里, 你是完全自由的,没有任何奴役和压迫。
当然,这又是另一个悖论。那就是如果你将这当成你冥想的动机,因为你有动机,就是在乎,就是执着,那么你所做的,就不是冥想。如果没有这些,如果你没有动机,你很可能不会冥想。
4.5 冥想与生活
如果坐下来就是冥想的话,那么那些宗教的人,个个都成佛了。所以我们说,将冥想带进生活,这确实是可行的。所以有的人说,生活即是修行。
冥想中最重要的几个词,大概就是觉知、接受和面对了。觉知只是开始,因为觉知意味着ego依然存在;然后开始面对,不是专注,而是面对周围的一切。在面对的过程中, 接受是随之而来的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接受和面对是一体的,接受是始,面对是接受的果。随后,觉知会慢慢消失,只剩下全然地接受;当觉知彻底地消失的时,当那个ego彻底地消失时,这就是冥想。再次强调,你只需要记住觉知、接受和面对。在生活中忘掉冥想,那只是浪费时间!
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走的路,和冥想是完全相反的。例如,当孤独来临的时候。对于一个冥想的人,不会逃避这个,他只会面对和探索,让它”开花“,从而超越了孤独。但大部分人,他们只是通过垃圾食品,或者社交媒体逃避。他们并没有超越孤独,相反,他们被孤独奴役了。如同生活中,很多人追求舒适和快乐一样。他们可能不是追求快乐,而是害怕痛苦。但是根本上,快乐和痛苦是一样的。真正让你痛苦的,不是你的痛苦,而是你的逃避。如果你不逃避,快乐很快就会到来。
现代科学已经证明,快乐和痛苦是一样的。不是说他们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,而是分量是一样的。要么面对超越,要么永远当生活的逃兵。
5 最后
在情感层面,快乐和痛苦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。你不能只要快乐,没有痛苦。但你可以超越你的情感,也就是超越你的头脑,这个工具就是冥想。
最后,不要听我胡扯,只是实践一下。不要听我说了什么,我说的很可能是错的,即使是对的,对你也不一定有效。在冥想的路上,你唯一可以相信的,只有你自己的经验。
(完)
附:思想来源主要有Sadhguru、OSHO、J.Krishnamurti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