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应该使用邮件?

好吧,原谅我使用一个绝对的标题。众所周知,绝对的表达,往往是错的。但面对我国社会,这样表达,很可能是对的。下面让我详细说说这件事情。

1 实时通信的特点

双方需要同时在线,注重信息的及时性。

所以从这点来看,实时通信更多的场景应该是“信息”时效性。如工作上的开会,需要大家同时在线,共同讨论;再如生活上的,小孩放学回家,它发信息让你接他等。

2 延迟通信的特点

双方不需要同时在线,注重信息的完整性

所以从这个特点,我们可以对应几个应用场景。一是工作上的,需要有什么业务,往往会发邮件(好吧,我的邮箱里全是广告);第二点是生活上,人与人深度交流使用的。这点非常重要!也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。

3 一个错误

是的,国人似乎根本不区分这两者。(也许这和目前社会急躁的风气有关,但本文的重点不是这个)我想,这是造成00后、10后缺乏深度交流一个很重要因素。那么缺乏深度交流会如何?很难有可靠的友情或是爱情。因为缺乏深度的交流,所以很多人在一起,很可能是因为无聊,而不是出于爱。

我想在80年代、90年代生活的人,那个时候因为网络还没有普及,即时通信没有被滥用的时候。无论是自己的朋友,或者是恋人,都会通过写信交流。写信无疑是更加深层次的交流,对友情或者爱情有很好的影响。而现在呢?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下再讨论,先来说一下为什么“实时”的缺点。

4 实时通信的缺点

  1. 浪费时间。因为要实时,所以双方需要同时在线。你是如何使用的我不知道,但是明确一点。只要二个人进行聊天,其中总会有一个人处于等待或者期望的状态。(那种双方都是一次聊十几个的不考虑)所以很明显,高质量的交流需要双方共同参与,否则就很糟糕,甚至可能破坏友谊。
  2. 缺乏深度交流。因为深度交流需要思考,而思考需要时间,及时通信不允许你有太多时间。否则,另一个人就不耐烦了。想一想生活中两个人聊天吧,即使是二个人独自聊天,也很能“深度”。就算真的在”深度“,有些东西也不好表达——因为没有过多时间思考。
  3. 容易误会。是的,所以流行了”表情文化“,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——不过成年人谁发表情呢。因为人与人的交流,其实更多的靠的是语气、肢体语言和表情等。而网络上只有文字,所以非常、及其容易误会。例如你发了一个”好“字,如果对方开心的,可能欣然接受;如果对方平静,那么就很一般;但如果对方心情不好,甚至觉得你不友好。太冷淡了!都不说谢谢!! 所以你看到了吧,现实聊天别人对你意思的理解,更多取决你的语气、语言。而在网络上,完全取决于对方的理解和此刻的情绪,是对方赋予这句话情感和其他含义。

5 现在的问题

回到之前的话题,之前人们的交流是写信,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潮流已经将它们抛弃。当然,国外很多国家并没有,我想美国应该是最发达的,但为什么他们没有像中国一样,人与人间的交流几乎是抛弃了邮件。当然,现在美国年轻群体,也正在走向即时通信。

现在很多年轻人大部分时候生活在网络上,但因为缺乏深层面的交流,很可能感到无聊孤独。是的,他们好友也许有几百个,但还是孤独。这是因为及时聊天的形式限制——你当然可以在微信上长篇大论几千字,不过别并不会感谢你,第一感觉是太长,不想看;第二感觉是你很奇怪,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。什么限制呢?前面已经说了浪费时间,容易误会还有缺乏深度交流。这里讲深度交流这块的,实时通信的内容限制。一般来说,普通的朋友可能说的话题,无非如下:

1、在不在?睡了吗?吃了吗?在干嘛?……属于“无聊”找“聊”系列。(列表认识的人)

2、展现工作、生活的好与坏。(普通朋友)

3、情侣间暧昧。

所以,如果一个人只活在网络上,并且只用及时通信,怎能不无聊?

6 让邮件回归恰当的位置

是的,这适合任何需要深度交流的场景,最好是经常性的。这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非常重要。你可以给你之前的好兄弟,写下你的困惑。(甚至不需要你真的发送,你可能经过写作思考,困惑已经解决了)你可以写给你的另一半,也许是问题,也许是欢喜。特别是对于问题,因为二个人当面可能不好说这些的——情绪一旦上来,是没法交流的。但如果是在邮件里,你可以说,我觉得你XXX会更好,顺便给下建议。即使伴侣生气了,因为不能马上和你理论,也会冷静下来思考的。对于爱情,就更不用说了。现在的爱情,有一定程度败笔在交流形式上,造就了“快餐式”爱情。我觉得两个人可以在信中不仅分享生活,而且可以分享感受和心得;可以畅想对未来的规划。比什么可爱表情包,搞笑段子,来得高级得多。

无奈大背景如此,但还是需要用”恰当的工具“,干“合适的事情”。这是我一个美好的祝愿,希望我国的邮件,也可能回他的位置。它不能缺席,因为这真的很重要。

皖ICP备2024062933号-1